文:陳小麥/POPUPASIA 創辦人
【一場展覽,無法回答的焦慮】
每年我們舉辦亞洲手創展,總會有品牌猶豫地問我:
「現在參展還划算嗎?」
「展位費那麼貴,要是賣不好怎麼辦?」
我知道那不是品牌不願意投入,而是他們不知道回報在哪裡。
當展覽變得越來越熱鬧,創作者卻越來越孤單——這種矛盾,就是我開始重新思考展會角色的起點。
【市場挑戰】展位費高、長期回報
創作者們面對的是高度競爭的商業環境、難以預測的人流轉換率、以及模糊的市場出口。在這樣的情況下,「展覽」若只是被當成一次性販售空間,品牌的長期價值根本無法累積。
我們意識到:只做C端,品牌會很快耗損能量;但若能建立B端合作,品牌才有續航力。

【從C端熱鬧,到B端底氣】
我一直都覺得,品牌需要的不只是被喜歡,而是被使用、被合作、被長期選擇。
疫情過後,我們逐漸把資源與重心,從單純的 C 端銷售現場,轉向 B 端合作的搭橋者。
因為我看見了一些讓我非常堅定的改變:
🥁黑色雋永 × Dixon Drums Taiwan
來自台東的工藝品牌,透過展會連結到國際爵士鼓品牌,將構樹皮技術應用於鼓皮外觀,走入全球市場。
🏛️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
我們協助品牌取得館藏圖像授權,打造具有文化意義的設計商品,真正實現「傳統 x 創新」。
🌿AromaBrand香氛加速器 × 聯合快閃
我們推動「抱團合作」策略,由大品牌帶小品牌共同進駐快閃,拓展實體銷售通路與品牌曝光。
🏪全家便利商店「好賣+」 × POPUPASIA
我們與全家合作,協助插畫創作者在展會現場獲得品牌曝光後,進一步透過好賣+電商平台上架販售,並結合全家物流系統,實現線上線下整合、24小時便利取貨。
📱一卡通 × POPUPASIA
我們與一卡通合作,攜手推動手作品牌數位轉型,透過展會支付活動,讓創作者的設計進入日常支付場景,實現創作 × 科技的跨域共創。
這些案例不是偶然,是 POPUPASIA 花了幾年耕耘才看到的成果。
【但B端,很難。也值得】
B端不是投放廣告就能轉單,它需要信任、專業、資料、說服力。
而且——在全球變局下,品牌根本等不起了。
就在這幾天,美中貿易戰升溫,32%的關稅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新警訊;股市震盪讓所有「看不到獲利模式」的品牌立刻失寵。這些現象再再提醒我們:
「品牌若沒有『商業後台』,將無法在產業波動中站穩。」
所以,我們不能只陪品牌賣貨,我們得陪創作者們走向被看見、被採用、被投資的路。

【全球趨勢】從32%關稅到股災,產業鏈斷裂的提醒
這些國際事件雖然看似遙遠,但我們的品牌卻早已身處其中。
- 若只靠海外平台販售,物流延誤或政策風險即是致命打擊;
- 若無穩固的B端合作,本地就無法承接產能與創意出口;
- 若無產業後台支撐,品牌根本沒有「談合作」的底氣。
在這些動盪中,我們更堅信:
「B端」不是選項,是創作者能否長期生存的關鍵。
【我們的選擇】不只做C端熱鬧,而是做B端底氣
我們選擇投入更多資源,建立B端媒合平台,串連企業、文化機構、選品通路與創作者。我們建立資料庫、策劃對接活動、邀請B端業者進場、甚至追蹤後續成效,只為了證明:
「創作者值得被看見的不只是作品,而是被採用、被使用、被長期合作的價值。」
【我們選擇這樣做】
4月8日,我們正式與松山文創園區與SIC永續影響力投資攜手,成立了「文創永續聯盟」。
這不是口號,我們訂下三件事要一起做:
- 場域陪跑:松菸提供品牌進駐與市場驗證空間
- 資源加速:POPUPASIA負責對接展會、通路與商業媒合
- 投資導入:SIC連結天使資本、輔導財務規劃
今天舉辦的 Demo Day,邀請品牌簡報商業模式與資金需求,模擬投資問答。這不只是簡報比賽,而是訓練——如何讓創意變成可以被投資的生意。

【下一步:可視化商媒成果,讓價值被看見】
2025年,我們有一個任務:把我們促成的每一個品牌對接、合作成果、商業故事,全部視覺化、資料化、邏輯化。這些會成為品牌對外談合作的敲門磚,也會成為我們未來找更多B端合作的底氣。
我們會推出:
- 媒合故事專區
- 品牌合作案例集
- 招商簡報&影片素材
- 產業白皮書
這些不是口號,而是向市場證明——文創不是補助產業,而是真正有市場有資本潛力的產業。
【看見下一個可能的產業生態】
我們辦一場展覽,更積極打造一個讓創作被選擇的舞台;
我們銷售展位,更著重在建構一條品牌能走向市場的路。
如果你願意一起相信——
B端合作是文創下一個十年的關鍵,
那我們,就是可以並肩一起走的夥伴。
如果你是品牌,想打開B端市場
如果你是企業,正在找設計與故事兼具的創意團隊
如果你是投資人,關注ESG、文化、創業交集的機會
歡迎來找我們,一起讓品牌不再孤單創業,而是走進產業的中心。

《Demo Day 合作後記》新聞亮點摘要
文創永續聯盟三方啟動,實戰媒合為品牌打開產業後台
【新聞摘要】2025年4月8日,由松山文創園區、SIC永續影響力投資、POPUPASIA三方共同發起的「文創永續聯盟」正式啟動,並於當日舉辦首屆 Demo Day,以「投資簡報實戰演練」為核心設計,協助品牌在進入市場與資本對接前,獲得真實演練與專業回饋。
這場活動不僅象徵三方合作實質落地,更標誌著台灣文創品牌進入「政策 × 市場 × 資本」三軸並進的新階段。

三方攜手:從孵化到投資,建構創業完整路徑
文創永續聯盟由三方分工協作:
- 松山文創園區:提供創業品牌場域進駐、市場驗證與政策支持
- POPUPASIA:串聯展會資源、設計師社群與B端媒合機會
- SIC永續影響力投資:導入天使投資網絡與財務規劃輔導
這套機制旨在從創業初期「0到1」、成長期「1到10」,一路陪伴品牌不只是創作,而是成為被選擇、被投資的產業力量。
Demo Day 現場亮點:實戰簡報,跨界評審即時回饋
首屆 Demo Day 現場邀請四組來自松菸創業扶植體系的成熟品牌,包括:掌生穀粒、大器創意、大春煉皂、以覺學。




每組品牌針對其市場定位、產品策略與資金需求進行 7 分鐘簡報,並由產業、資本、政策三方代表即席回饋,模擬真實投資對接場景。回饋不僅強調「能不能投資」,更聚焦在「怎麼被看見、被理解、被採用」。
POPUPASIA 策展觀點:B端不是結果,而是底氣
POPUPASIA創辦人小麥在現場分享:「我們陪伴品牌銷售很多年了,但我們更希望品牌被選進企業、被邀請進商品線、被納入資本佈局。這次 Demo Day 就是三方為創作者打開的『產業後台預演場』。」
「當市場動盪、貿易政策升溫,品牌不能只靠短線銷售活著。B端合作,是創作產業能穿越周期的韌性。」
下一步行動:讓商媒成果可視化,打造品牌說服力
聯盟接下來將逐步推動以下目標:
- 每年舉辦一次 Demo Day,持續為創作者打造對接平台
- 盤點 POPUPASIA 歷年商業媒合案例,轉化為資料庫與提案素材
- 推出「品牌可投資性提升計畫」,串連設計、品牌、ESG 與新創資本領域
- 擴大聯盟參與單位,深化文創產業鏈上下游合作關係
聯絡窗口
歡迎各界品牌、通路方、企業與投資人加入「文創永續聯盟」合作生態。
相關合作請聯繫 POPUPASIA mmting@campobag.com 或松山文創園區團隊 tinachan@taipeicultur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