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資訊

聯絡資訊

我從2005年CAMPO開始,就一直在這個市集環境裡面了。

剛開始對於市集非常興奮開心,看到每位創作人在市集裡面表現自我,用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銷售給消費者,消費者也因為喜歡而購買了這些創作人的商品,彼此有了因為創作傳遞感情而彼此認同的那種心情,是非常感受深刻地。漸漸地,創意市集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成為我的正職工作。這幾年因為「擺攤人生」開始將台灣創作人帶出國去交流,開拓市場。跟海外創作人交流的時候發現,原來臺灣擁有很好的製造基礎。記得2007年我們去新加坡參加當地MAAD市集時,當地的創作人跟我們說,新加坡物料很缺乏,創作人要創作時其實找不到原料去製作。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們一直認為製造業並不是一個不好的事情,相反地幫助了我們天馬行空的想法獲得很好的支持。

這幾年隨著巡迴海外的時間與參訪國家增加,發現雖然臺灣很早就開始創意市集的舉辦了,但是好像仍然停留在舉辦活動與銷售產品而已。對於創作的真正意義以及想要用手作成為一個真正的品牌的這件事情,好像被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了,再加上這幾年出國,發現國外雖然晚於臺灣舉辦市集,但早已超過臺灣舉辦市集的層次,而臺灣卻還停留在市集活動而已。

※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展覽的宗旨

亞洲手創展最大的訴求是,希望把這個領域裡面的人都拉進來一起交流,大家可以一起成長,推動整體創意市集產業升級。包括親手製作作品的創作人,開始尋求小量生產的原創手作工作室,開始授權並大量製造的中小品牌,生產的工廠供應鏈,數位科技的網路服務,金流支付的工具等。這些圍繞在手作社群的周邊服務與工具,漸漸以手作社群為發展而衍生出的商業模式,其實都是產業升級以及合作的層面。

而亞洲手創展要做的,只是把環境打造好,讓這些人鏈結在一起,然後讓因為興趣而開始創業的創作人們懂得運用周邊的資源讓創業之路逐漸順暢,而產業間也因為這些創造的原動力注入到舊有的產業裡面,形成活水,影響更多的產業投入資源,變成一個正向循環的生態系。

好的創作人創造好的作品,由品質優良的工廠做生產製造,小型創業者可以利用購物平台行銷產品,更可以藉由官網推廣到世界各地,當然更可以以網路支付工具,讓消費者購買到自己創造的在地產品。

※ 怎麼看待台灣的手作環境 (優劣都說)

當市集越來越多時

因為多數在市集裡面的創作人,把市集已經當作是一個銷售的管道了,不再只是是一個與消費者互動的場域,更不是為了提升自我而去的一場好玩活動,變成只是銷售產品的一個通路而已了。當這樣的創作人心態越來越多時,創意市集淪為銷售通路,每個週末的創意市集也被不同心態的主辦方當作是吸引人潮的萬靈丹,漸漸地,創作者變成演員,而市集是表演的場所而已。

當創意市集變成正職工作時,每週末的市集活動變成不得不去的工作場所,漸漸地,不是他們不回歸開心的心態,而是一開始因為興趣出發的手作變成了養活她們的方式,當興趣變成工作時,就必須常態性地參與市集以銷售產品。久而久之,市集變成了移動型的店面,但隨著市集主辦的增多,創作人的擺市集的時間也變多,但創作時間卻變少了,如果不積極需求量產化,擺4個週末的市集也會面臨到無商品可賣的窘境。

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創作人生產產品去市集販售,越來越多的產品而不再只是因為手作而延伸的特性,創意商品也不創意了,而市集當然也就越來越不有趣了。最後就便成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究竟是創作者不創意,還是創意市集太氾濫?導致創意市集的敗壞。

當銷售環境越來越多時

事情一體兩面時,當銷售環境越來越多時,創作人首當其衝地就是面臨產品線需要增加的困擾,需要有另外一隻手幫忙他繼續完成更多的產品,也需要有效率的工作才能把有限的現金投放到產品開發上面,天氣不好無法出門擺攤的時候,更需要線上平台幫助他把產品賣到沒有距離的消費者家中。種種看來,臺灣手作的環境是很好的,可以存活下去的,甚至臺灣好的製造業背景更是協助創作人少量開發的重要支持,帆布袋的少量訂購,紙製品的合板印刷,更不用說曾經流行過的手繪包包,踢續,帆布鞋,這些半成品的產品其實也是為手作人開啓了一條自我風格的建立,這樣的環境在海外是目前看來沒有的良好基礎。我常常開玩笑講,一定要去國外開小熊媽媽店(材料行)一定比賣創意商品還要來的賺錢呀!!!

※ 多年奔走國外,接觸國外的手作市場和環境和品牌,可以分別舉例適合刺激台灣的有趣例子嘛?

常常覺得,在台灣開始其實很容易,因為臺灣的原料容易取得,製作時間很短,很容易就可以把想法具體實踐。但是,要在臺灣持續並且成功一個原創品牌,我認為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臺灣品牌的語言只適用於臺灣,要做到一個全世界都買單的品牌,一定要會說「通用語言」,讓不同文化的人也能理解你的創作作品,進而購買。

例如最近認識的一個泰國品牌,在一家具有美學風格的店看到它,一開始我本來沒有注意到,因為我覺得很像是大廠牌出來的商品,我個人偏好比較風格手感一點商品,但我先生說這個包很適合我,說買給我作禮物,所以就買下了它。

後來仔細看這個包包的時候,發現這個包竟然是泰國當地的設計師所擁有的品牌,立馬當下就去拜訪,並看見了他們竟然是使用原始的大型織布機所縫紉出來的布樣,並且從染線開始就一步一步製作成自己要的紗線,然後經由人工織成一塊一塊大型的地毯後,再依照皮革樣式裁切成各式手袋包,這一切全部手作,現場大約有10個不等的步驟完全由當地人民完成,而唯一一個外發的程序就是防水設計,設計師本人無法完成而決定外發。當然這也是讓消費者買單的最後一層心理門檻。

我想講的是,手作的定義不代表一定要由創作人本身親手製作,但作品絕對是有創作人本身強調的重點,而製作的過程也需盡可能地由人力完成,那才是手作。其實這個包包有很多地方是根本不需要手作的,像是布面的編織,一定有機器可以織出來,像是皮革的割形,也不一定要由人力作切割,但這位創作人卻堅持用手作完成了這些步驟,原因是她想要去復甦泰國當地沒落的手作技藝,她想要保留這些原始的技法。

所以我認為,手作只是一種選擇,選擇你怎麼詮釋你創造出來的內容,但這不是阻礙成為量產的藉口。以及,手作並不代表沒有量。

手作代表的精神,是原創。量產代表的,則可以是有品質的生產。當兩者合而為一的時候,便是品牌出現的時候,因為品牌必須選擇自己在市場上的定位與操作。

(好像可以在講些什麼?)

※ POP UP ASIA展區這一次想呈現什麼風格,抑或什麼觀點呢?(這裡可以用JERRY的城市想法套入)

CAMPOBAG現在要去的地方就是建立一個市集創作者們可以永續經營的系統,她的象徵與實質的意義就是

“持續保有第一線創意工作者的原創能量” ,我們也嘗試在這個系統中優化生產與製造流程,以及行銷推廣系統

我們希望能夠在五年內打造一個創作者的永續系統,而我們會在這個系統裡扮演管理者與激勵者的角色

※ 手作對你個人而言的意義,手作對於整體台灣市場的意義?

用創作創業把小事變大事,把小手作變大事業

串連上下游整合連結更多產業

這幾年台灣的風氣,從創意市集、文化聚落、青年返鄉、在地旅行等關鍵字,發現大家越來越關注自己生長的土地與自我意識的提升,造就這群世代發展出更多元的創業特色,原本以手作為主的創作人也加入漸漸地關心土地的人們,從手作創作到食物原味,從開咖啡店到返鄉民宿,從實體到網路,從代工到品牌,這20年,可以說是台灣的創業黃金歲月,但這一切故事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時代的開始,隨著網路的發展,讓很多自雇者可以彌平過去資訊的不對等,在網路上得到許多重要資訊與跟消費者往來的簡易關係,漸漸自雇者的收入來源變得更穩定,更易於與消費者溝通,也更有自信與時間花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

不禁要問,既然創意市集這群人救了自己,為什麼不讓他們也救台灣,讓小確幸變成大確幸呢?許多人對於小確幸的誤解,就像是對年輕人的誤解一樣,貼上標籤總是比較容易。詹宏志先生曾說過小確幸的定義:「我們要慶幸我們社會擁有較高比例這樣的人,他們讓社會每個角落變好。」其實小確幸並不是年輕人獨有的,身邊的朋友多的是40歲以上的中壯年,因為有他們一路堅持,使得30歲的我們看起來能夠如此任性,感謝相信自己的人們,那些沒有放棄的大人們,一直在這條路上支持著每個階段的創業者,因為我們都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台灣會越來越好。

創意市集跟成家立業的關係

百花齊放的創意市集,每個週末都有的創意市集,造就了許多莘莘學子表現自我的舞台,學設計的同學可以去市集販售自己畫的明信片,設計商品,懷才不遇的上班族也可以藉此發展事業第二春,更不用說擁有好手藝的中年轉業者,創意市集似乎變成一個「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的舞台,只是這個舞台不只15分鐘。這幾年,由於政府政策的支持,多如繁星的設計科系,大小活動都有創意市集的內容之下,造就一批一批的人們進入創意市集,待在創意市集,逐漸以創意市集維生。

這些人多為20-35歲出頭,有自己的想法,懂得設計,享受生活,明白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當然也有很多人是撐著也要做這件自己喜愛的事,相同的是越來越多人明白,這輩子只想做這個了。到今年CAMPO開始舉辦市集已經超過10個年頭了,如果要認真去算究竟有多少人參加過創意市集,這個數字應該可以講數十萬人來一言以蔽之吧。因此,創意市集逐漸成為創業的代言詞,許多創作人從創意到創作,從創作到創業。一次次的創意市集逐漸訓練自己成為老闆的實戰經驗,從創意市集轉而開公司的夥伴們大有人在。在這個全球失業率攀升,金融海嘯的雙重打擊之下,這個世代用手作開創了自己的一片天,甚至養活許多跟自己一樣的年輕人,創意市集儼然成為新一代的職業與身份。

手作人的大航海時代

「只靠興趣是吃不飽的」「只靠夢想是活不下去的」這樣耳熟能詳的長輩叮嚀卻在這個時代發展出不同的生存模式。記得小時候看電影侏羅紀公園裡面有一句話,對我非常印象深刻:「生命自會找到出路」,這句話也可延伸到創作者身上,創作者從市集出發,然後累積客群,慢慢又再變成1-2人小型工作室,逐漸地走上創業之路,創業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但創意市集的蓬勃發展助長了個人創業的基礎,海外手作展會成為創作者發展品牌的舞台。

發表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