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結亞洲手創生態系 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
臺灣創意市集發展與手創者的挑戰
2004年臺灣出現創意市集的詞彙開始,年輕人與手創者透過自產創作商品,在市集裡展開實踐自我的旅程,2005年暑假在建國啤酒廠舉辦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開啟了台灣創意市集的濫觴,以「揉合」(mixing)的概念出發,將音樂與影像結合,結合各類型創意、前衛藝術,並以巡迴大小廣場之方式,期待台灣的創作環境更好、更友善。
接下來的十年裡臺灣有了毎月多達百場以上多元又繽紛的主題市集、網路設計師商品銷售平臺、大型的生活型態展會。政府也投入了場地與輔導資源像是西門紅樓、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菸文創園區輔導創作品牌進行產業化的過程,2014年誠品書店成立誠品生活expo。自創品牌不再只是一個生活價值觀的展現,也像是一種可以用創作維生的生活方式。
根據文化部2015的年報,2014年總計文創製造產業將近有2億新台幣的產能(按201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合併工藝產業與產品設計產業兩者項目)。根據東方線上E-ICP資料庫 2014~2015年的調查資料,在民眾最近一年去過的遊憩場所中,造訪目前知名三大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華山藝文特區、駁二藝術特區)的人數就成長了五成;而最近3個月去過文創園區與創意市集的消費者,從2014~2015年更成長了八成以上。
但對於成長中的臺灣自創品牌與手作者們,許多團隊都是3人以下的規模,必須同時肩負著創作和銷售,或是店面與網路管理的工作,疲於奔命在製造、行銷、管理各種不同的任務之中,還要專注在創作與定期產出。「商業化」是不得不面對的考題,考驗著每個手創品牌如何在創作與生活中取得一個可以永續的平衡。
亞洲手創市場、平台的形貌與趨勢觀點
不只是臺灣的創作品牌正在面對「商業化」的挑戰,亞洲海外的其他城市,包括韓國、日本、泰國等,除了蓬勃的手創品牌數量與樣貌,也開始發展出不同的群聚式商業模式和平台,去鏈結不同的品牌與進行不同性質的媒合與線上線下服務。
3年前開始的韓國手工藝品博覽會(Handmade Korea Fair),以「手作」、「創意」為主軸,橫跨設計、工藝、美術、生活用品等各領域,跳脫一般單純以介紹作品為主的形式,不僅能讓參觀者直接體驗並感受「手作」的價值,還能進行手工藝品大宗採購的商業交易,以商展的形式直接和大型的公司、商場透過Bto B的方式直接合作,並透過「生活DIY特展」、「手作高級品特展」,不斷朝成為更多元、有用的博覽會的目標接近。
自造者的風潮也逐漸影響手作者與平台,讓更多的自創品牌思考手作和3D列印合作共生的可能性,以日本的makers’ base為例,Makers’ Base 最大特色是不只設置其他自造者空間常見的數位製造工具(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等),也設置了應用於木工、金工、陶藝、染織(包括絹印設備、布料印花機、數位刺繡機等)、縫紉等各種設備,機具合計超過100種以上,忠實會員有4000名,手創品牌除了展現自我生活風格之外,還可以透過workshop和數位化的機台與工具和消費者近距離接觸,提供體驗服務,加強消費者印象與創作的技法與理念。
除了大型手作商展與自造風潮之外,獨特的展售與品牌空間,也是亞洲手創組織與平台創造差異化的方向,像是ARTBOX Thailand,2015年正式成立,以「貨櫃」概念設計攤位,一年內分別在曼谷三個地方各別辦過20場市集,單日參與的品牌幾乎是200家以上,集客能力極強,散落的據點皆以交通便利的商業中心。在此平台上不侷限創意商品,包括小吃和生活用品,讓整個市集擴大成一個嘉年華形式,使參與者對於市集與展售的型式擁有更多有趣的想像。
POP UP ASIA鏈結亞洲手創生態系
對比亞洲不同城市的手作展會、創作平台與特色市集,POP UP ASIA亞洲手創展的目標是打造一個以創作品牌經營者為核心的鏈結,以創作者的角度來思考並解決每一個環節中所會遇到的問題,從經營的角度出發如何將創作理念,透過手作、量產、與數位平台結合等不同的型式,找出最合適的商業模式與創作生活的平衡。為了要讓手創組織、手作者、製造商、支持者、消費者能夠在產業當中扮演起對的角色,亞洲手創展除了探討手作與數位平台如何合作的概念攤位之外,展會攤位將分為手作、在地製造與個性量產等子題,透過國際論壇與現場交流互動共同激盪商業模式,一起找出跨界合作與專業分工的可能性。
其中包含精緻生產的印刷單位「立琛印刷」、可客制化的金屬製品的工廠「艾虹實業」、「若水國際」為創作者開發的POS系統,還有永豐銀行提供的金流服務,也會在創意服務的區塊和來自不同亞洲城市的手創者進行交流。來自亞洲八個城市的手創組織、手創品牌與通路買家,都將在展會中扮演起資源鏈結的角色,共同交流與發展具有亞洲各城市特色的手創觀點,找到對的夥伴創造更多市場機會與合作可能以才是最重要的。